2009年6月6日 星期六

度脫劇=恐怖片


因為一篇指南宮的邀稿,我看了一下呂洞賓的資料,想起以前看元雜劇,不少以呂洞賓為主角的度脫劇,於是翻出我的【元曲選】。這一系列的故事,可以從
「黃粱夢」講起:鍾離權(也就是八仙中的漢鍾離,道教北五祖的正陽帝君)為呂洞賓做飯,呂洞賓睡著了,夢見自己中舉做官步步高昇、嬌妻美妾享盡榮華富貴,數年後突然獲罪、妻離子散孤苦無依,在夢中一浮一沉竟是五十年過去;呂洞賓一夢醒來,發現原來鍾離權在榻旁煮的那鍋黃粱還沒熟呢,因此頓悟鍾離是神仙來度化自己,決心修道。

因為遇上鍾離權,呂洞賓才有機緣去做大羅神仙,於是他也複製這樣的故事,遊走人間發現某人有神仙之份,就要去度化他:諸如城南柳(呂洞賓三醉岳陽樓)、鐵拐李,其實情侶不能去拜指南宮,怕追不到何仙姑的呂洞賓出於忌妒會將情侶拆散這種說法,應該也是誤會,因為呂洞賓也曾去度化何仙姑,而不是要追她。八仙裡面,不少彼此度化收徒弟、讓夥伴也名列仙班的「分享」關係。(如果指南宮委員會來問我,這一點是扭傳既定印象作行銷的好題目喔)

其實跟同時期的類型劇(如包公戲)比起來,度脫劇真沒什麼好看的,呂洞賓常常一上場就對主角說:「某某,你省悟了嗎?」不然就是「跟我出家去」、「跟我去作神仙」的大白話,這種故事不是很莫名其妙嗎?好歹有點情節,也是呂洞賓故意製造讓主角凸錘的事件,主角死都死一回了,只好說「我省了」。這在舞台上,應該很有詐騙集團的效果吧。

元朝時道教非常盛行,道士收徒弟這事應該很常在街上發生,卻不是每個道士最後都能修煉成仙。我用「到底是不是遇上詐騙集團?」來詮釋度脫劇,說不定還某種程度說中了。

當然,我現在看來認為很乾的度脫戲,在當時應該沒那麼乾,不然就不會這麼多人寫了。換句話說,卡在信仰和現實中間的失控人生--留也不是走也不是,是個好題目,到現在也一直有人在寫,不過用上漢鍾離或呂洞賓來度,以說故事的技巧來看,不見得是好主意。

仔細想度脫這件事其實有點恐怖:有人認為你應該脫離目前的生活去修道、當神仙,於是密集製造一連串試煉,讓你快速體驗生命的大起大落、人心炎涼,再來問你:懂了沒啊?省悟了沒?人有生死,還是當神仙好。以上這些,如果讓你經歷一下,你會如何?

對我來說,度脫劇會像恐怖片。懇請諸神仙別發現我有絲毫仙緣,一千個千一萬個萬別用分離來考驗我。我情願是個蠢笨凡胎,用堪用的智慧和我的家人共度一生,這樣就很感恩了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