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5月21日 星期六

劇場浮想

我太久沒進劇場了,今天下午去大稻埕戲苑看戲,很難專心,腦子裡相干不相干的事直轉。

大稻埕戲苑在永樂市場樓上,直接把舊建築改成劇場,挑高不太夠,相對來說舞台太低也太矮,但因為沒有樂池的設置,所以觀戲距離比較近,演員表情都能看得清楚,以票價100-300元來說,已經OK了。我下次可以再去看看偶戲的演出,照這個規模,偶戲的舞台應該會更好,因為本來就不用大。

大稻埕戲苑才開始一年多,連我都第一次去,我很好奇觀眾群都是哪些人。結果穿著非常休閒、慢慢進場的觀眾,都是中老年人。今天演出的是台北崑劇團。
凡是傳統戲曲演出,觀眾多半是中老年人,從我大學開始看京戲時就是這樣,現在竟然也沒變,但是我自己也是中年人了!當年我小時候,在國軍文藝中心一坐下,周圍就會聚集關心的目光,中場休息時間還會有熱心的老先生來問我看不看得懂,我還記得穿旗袍的帶位小姐來糾正我場內不能嚼口香糖(真丟臉死了,對不起!)。現在早沒了那樣的光景,觀眾卻仍是老年人,儘管換了一批。

看看節目單,四個折子戲,一看便知我最想看的【琴挑】一定是安排在下半場,但我不太有把握能看完全場,來之前,根本沒注意劇目、也不知道演員有誰(我是來看劇場的)。首先是【焚香記】的陽告,字幕打出李光玉,我就坐得安穩一些了,李光玉演的焦桂英一出場,我第一個反應是,「胖了嗎?」哎,舞台很殘酷。

焦桂英到海神廟抱怨王魁負了心,是折獨角戲,老實說,放在第一場不太討好,但我慢慢適應了敘事節奏,發現其中兩三個轉折其實很漂亮。觀眾裡應該行家不多,許多點子上完全沒有掌聲,還好我沒有太貿然、李光玉也還沒做滿,否則我會是全場唯一在鼓掌的人。

第二場演【琵琶記】南浦,孫麗虹出場時我又想,「老了啊」,人家老是應該的,畢竟場上也沒打折,只是我一看小生戲就想念高蕙蘭,但是再也沒得看了。

今天的四場折子可能為了配合【情牽萬里】的主題,都選了些離別戲,真是大錯。南浦這一場沒有什麼轉折可言、更沒有懸念,其實是場過場戲,再好的演員也難發揮。第三場選到【西廂記】的傷離更是不如不演,因為演員已經不到位了,戲碼還選錯就讓人很忍耐。演員一出場我就想,完了,因為走步非常僵硬,等張生一開口,我想,慘了,要忍半小時,為什麼我連唱第二句的機會都不給他?因為演員對自己都沒有自信,把麥克風的迴音調得太大,你自己都知道是打鴨子上架,我還期待你什麼呢?

我就直說吧,張生是個呆氣頗重的書生、崔鶯鶯則是喜歡上床的大膽小姐,這兩個人碰在一起,你想【西廂記】好看的段落會是傷離嗎?既然已經演折子戲了,讓你選還不會選,就真的是可惜了。

好啦,我還是很高興最後有看到孫麗虹和李光玉的【琴挑】,因為我就最愛看脂粉戲了啊!男女主角在台上用眼神電來電去的時候,我就會在台下傻笑。

可不是我都用個人喜好來批評人家戲碼沒選好,散場時投影打出明天要演的戲碼:【跪池】、【逼休】、【梳妝】和【寫狀】就全都對啦(寫狀還是我最喜歡的折子呢),不能兩天都演一樣的嗎?或者把弱戲刪掉啊。我可以理解一個劇團總要讓演員都有表現的機會,但話說回來,舞台真的很殘酷,當我看到周圍的觀眾好多頭歪一邊進入夢鄉的時候,真的覺得,不管在多大多小的舞台、有名沒名的劇團,戲要做足。

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

打氣歌 "Nkosi Sikelel I Afrika"

有的招數能收奇效,但我其實不太明白其中機轉。
例如說,寫稿寫到後面,通常是那個月份的最後一篇,氣已經不足了,但是剩那一千多字總得撐下去,我會拿出我在南非出差時買的CD【Voice of Africa】,放大聲一點,於是又有力氣繼續寫功課。
很像肌耐力不足時,全身已經在皮皮挫,有意識地加深呼吸,用力吐氣的同時可以一邊皮皮挫地再撐個10秒20秒,非洲音樂可以榨出我大腦的肌耐力。其實放個音樂加大音量都多少有效,但是我常在完全聽不懂的非洲歌中寫完最後一個字。

CD裡有一首"Nkosi Sikelel I Afrika",前陣子看HBO播摩根費里曼和麥特戴蒙演的Invictus,講南非打世界盃橄欖球賽的故事,裡面就演到這首歌--原來是黑人的歌,所以是反對黨在唱的,等到黨外人士曼德拉當上南非總統,這首歌變成了國歌,但是在電影裡,白人是排斥唱這首歌的。

我去南非的時候已經距離電影中的年代有段距離,種族歧視還是清楚可以感受到,其中還有「色差」--同時間有白人、黃人(我)、咖啡人(印度裔南非人)和黑人的時候,白人對待你的友善程度就是照這樣排下來。這是題外話了。

為什麼是非洲歌最有效?我很想把它算在因為人類起源於非洲這一條上,如此一來,我身上的非洲基因經過十幾萬年的稀釋,仍保留著水土特質,還真是浪漫哪!

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

這個好!


最近又在失眠狀態,大腦硬不關機,這回不是在想工作,是沒出息地在想好吃的東西,所以即使抓過閒書來看,都無法跳出那個畫面。
話說,這是在香港名店【陸羽茶室】吃到的叉燒甘露批。外層像桃酥,但是放大成菠羅麵包的大小,內餡是港式叉燒。這種版本的叉燒酥,實在說,桃酥外皮比常見的千層酥皮更優一籌--乾爽、襯餡料的軟滑,兩者又都鹹中帶甜、甜中帶鹹。就可惜這一款只在陸羽吃過一次。
沒事淨想這種記憶鮮美卻又不可再得的東西,真是自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