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

名字

表妹小貝懷了孕,在臉書上感嘆有點害怕、佩服起生了8個孩子的祖母。遠在澳洲的她並不知道,今年過年時引發家人熱烈話題的,正是她身為老七的爸爸,我小舅舅。我忘了話頭起於何處,有可能是在討論取名字的事,小舅舅說,我知道自己名字的典故--「石頭非寶」。
我媽的8個兄弟姊妹,取的名字各有含意,中間一個字是出生地,如慶是重慶、寧是南京、燕是北平;女生的第三個字比較沒有象徵意義,像我媽是正月出生的,就用了春字,但舅舅們的名字是麟、驥、山這樣的好字,氣魄都挺大,只有小舅舅是石,石頭的石,不但不是寶,還沈重地絆腳。

我最小的阿姨在台灣出生,她是唯一名字裡沒嵌地名的,前面的七個兄姊一共用掉了4個地名,用一種很奇特的方式記錄了這個家庭的遷徙。(那個唯一沒被用到的台字,應該會是終點吧)在我小舅舅出生之前,我的外公和外婆已經經歷多次逃難式的遷移,但至少一家人都在一起,不過人生最恐怖的地方,就是你害怕的事卻最有可能沒完沒了!跟很多家庭一樣,最驚險的那次搬家,是民國38年。
公公有機會隨工作單位來台灣,你可以想像那種動身前的倉皇,但當時婆婆懷著小舅舅不適合長途跋涉,於是一家人在未來很不確定的狀況下拆成兩半,公公帶著他母親和三個小孩先來。婆婆後來才抱著小舅舅,隻身帶著四個孩子,坐船來台灣。當小舅舅在一次吃完飯閒聊的時候講到他名字的事,說他現在可以平靜地當個故事來講,其實從小到大這「石頭非寶」一直是心裡的陰影……;公公突然接話,卻是最讓人驚訝的部份。
我小舅舅60歲了,我外公民國2年生,90幾歲高齡即使是全家聚會的場合,他的話也很少,你如果不找話頭跟他聊天,他不太主動說話,常常聽著別人說話時就微笑一下,也不太確定他聽清了沒,因為精力不夠的關係。那天他說:「所以我有多恨你啊!就是因為你,害得媽媽不能跟我一起走。」

我有點嚇呆了,因為我知道這個話題有多重,而嘴上說是多年後想開的小舅舅,怎麼可能真的放下?每個做兒女的都知道,在乎爸媽的愛有多少看似是個幼稚的問題,但不管幾歲都會想問。(尤其是有8個兄弟姊妹,你覺得爸媽的愛是加法還是除法?)公公話說完,當場有了一個停頓。
所有人都想用玩笑輕鬆帶過,也沒有人會去跟公公爭論,懷孕時間不湊巧怎麼能算在小孩頭上?但一時之間,新店家的客廳變得情感複雜,我媽、我、舅舅們心裡可能在想:好不容易拔出來的刀子你怎麼又插一次?老人家的記憶,是否真的越早的事記得越清楚,那一瞬間,公公在想什麼?還有,婆婆走了24年了,我們一直很想她。

我媽的兄弟姊妹們每次聊起兒時,都要用基隆、左營、圓山的地點來辨認,當時有誰在、多大了?那段家人分隔兩地的日子對大孩子來說印象深刻。這個家幸好是團圓了,卻留下一個石頭非寶的疤痕,我想了好幾天,試圖找出一個對小舅舅比較友善的解釋,但充其量只能說,公公和婆婆感情很深,而當時他又身處可能從此天涯兩隔的壓力下吧。沒有人可以安慰小舅舅(除了婆婆),但總之我們有一天會理解,親情也很複雜。

小舅舅有一兒一女,小名叫小寶、小貝。

認真作文的話,文章應該結束在上一段,但我一時停不下來。
我的名字中間一字是按照家譜取的,我爸說,家譜是四字一句,原本只有男生取名才照家譜,但我們家只有我爸來了台灣,所以他自己決定,女兒也可以用。我跟我妹用的,是「以承祖澤」裡的祖字,家譜失落了,所以可考的也只剩這四個字。以是我祖父的名字、承是我父親的名字,第四個字跟「台」一樣,沒有用到。

4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這篇有意思
瑞珠

匿名 提到...

頗令人感傷!戰爭動亂時代下的~~ julia

Unknown 提到...

我爸一直都把這件事放在心上
我從小就聽他跟我講石頭的故事(他的名字)

爸爸一直很尊敬也愛奶奶
每年他生日 他都說是"母親受難日"
他會很難過

Unknown 提到...

隨著貝子進來,又讀一遍,又一次飆淚~~~沒有'台'的人

張貼留言